呈贡区代表团
陈红梅
一、 案由
昆明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完善城市公园体系,积极创建公园城市的发展规划,“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一心、二轴、三环、四横、五纵”景观廊道等目标。昆明市拥有建设“公园城市”的基础条件和优势:①昆明市以“双评价”成果为基础,引导“离湖布局,远湖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设置了生态安全红线,划定了严禁开发区与生态敏感区。②昆明市建立了功能完备、景观独特及艺术风格多变的公园体系。呈贡中央公园4000多亩的规划放眼全国屈指可数;巫家坝中央公园约5070亩的用地体量,甚至达到亚洲级的规模;建立了400多个公园,位列全国第三位,其中免费开放的社区类公园占比超过50%;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较好,总面积1220公顷,湿地覆盖率达91.43%。③昆明市还将多个地铁站点打造成为展现城市面貌的窗口。在老城区启动了多个旧城改造工程,加强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④昆明市去年完成了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15条美丽示范大街、33条花树街道、62条城市道路提升改造,100组立体花坛成为网红打卡点。翠湖慢行跑道开放,新增绿地208公顷,建成海绵城市20平方公里。完成森林草原生态修复282.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0平方公里,建成滇池环湖生态带8900亩。⑤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城市绿地1559.15公顷,荣获联合国第十八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
二、 相关建议
(一)修复生态系统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先修复生态系统再开展建设工作。以滇池治理为重点,对整个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进行通盘谋划、整体保护,相关部门应根据规划经验与城市现状来开展生态系统的全面管控工作。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编制水资源保护细则,加强水环境治理,进而打造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二)打造宜居空间建设“公园城市”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人性化空间,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一是以绿化景观、慢行系统、灯光亮化工程以及亲水设施建设为抓手,在有条件的河道沿线开辟慢行通道、健身跑道、滨水小公园、广场、绿地等,增加休闲及健身设施,积极构建开放有度、人性化的滨水空间。二是要在城市主干道的沿线及重要节点,打造“城市驿站”,以供人们休息、聊天、活动还应在“城市驿站”中应用智慧导览系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览服务。三是强化“世界春城花都”品牌形象塑造,不断丰富花都品牌内涵。以“花”为媒介,积极开展“公园城市”宣传活动,吸引人们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关注。
(三)保护地域特色加强各类文化遗产及景观的复原和保护工作,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恢复历史城区原有的山水环绕格局,在37公里滇池绿道实现基本贯通后、滇池绿道100公里外海段启动后,可利用绿道在沿湖片区建立文化遗产游径,主动开发及保护沿滇池古村落及驿道,以此促进城市及周边农村的同步发展。
(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能够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有利于保留乡村地区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一是加强公园经济建设,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昆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与文化特点来开发森林区域;根据养生文化以及人们对度假及休闲娱乐的需求来发展绿色产业与休闲生态旅游业;利用湿地资源在开发相关产品的同时完善服务设施;利用中医药的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和绿色资源的有效结合建立示范基地。二是发展特色旅游业。在村落中,建议相关部门建设主题公园并且改建特色景点,同时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推动社区菜园建设。建议相关部门科学利用城区的公共空间,并且以社区为单位开辟园艺场地,在社区菜园里,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能够在体验农事的过程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