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石林县堡子村的张炽故居暨革命烈士纪念馆于2021年6月29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年来,纪念馆运行情况如何?今后的发展思路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关切,“七一”前夕,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走进堡子张炽故居,实地参观调研,与人大代表促膝而谈,共话堡子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初心
“张炽故居暨革命烈士纪念馆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实施了28户村民搬迁及补偿安置工作,拆除了临危建筑,并把其中两座四合院修缮改造作为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堡子村故事馆,开馆以来共接待了26000余人次……”在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土木结构四合院内,堡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春带着老干部们边走边看边介绍。
张炽,云南石林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中国革命先驱。1898年6月,出生于石林县鹿阜街道堡子村。1923年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中学,1924年9月考入北京民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民国大学党支部书记、北京地委西区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巡视员。1930年7月,张炽在上海鲁班路发动工人罢工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33年4月1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5岁。
为数不多的老照片、发黄破损的手稿等烈士遗物见证了烈士短暂的一生,卖房卖地凑出1890个银元作为党的活动经费、身处狱中仍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等红色故事,彰显了烈士矢志不渝、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张炽烈士的革命事迹,让老干部们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洗礼。
对话“堡子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王明春在长期业余从事红色故事讲解的过程中,对堡子村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2022年初召开的县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王明春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堡子村委会乡村振兴转型升级,打造“堡子红色农场”项目的建议”》,并被县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
作为人大的老干部,在职时最操心的是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退休后最关注的依然是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落实。在堡子革命烈士纪念馆内,人大老干部和人大代表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面对面,心贴心,就堡子村打造红色文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讨论。
在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老干部中,人才荟萃,有曾经主持修建改变堡子村发展命运的石林中路的老领导,也有曾经为堡子村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见证了堡子村发展变迁的老同志。老干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堡子村两委干部的担当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
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设施配套不完善、运行管理经费无保障、规划建设项目用地需调规等问题,各位老干部建真言、献良策,“村组干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吃透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增强发展后劲”;“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更多内容,把‘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研学基地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张炽故居与其革命活动轨迹地串联起来发展红色旅游,从而带动堡子的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高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发展合力”;“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大对人大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力度,用实实在在的办理成效赢得民心、促进发展”。
一条条接地气、惠民生、促发展的建议,不仅提振了村组干部发展的信心,更为推动堡子村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研讨座谈后,老干部们向堡子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书社捐赠了部分书籍。
“小切口”做实“大调研”。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关注人民群众之所盼,聚力人民群众之所需,建言农村发展之所难,为乡村振兴注入人大银色正能量。
供稿:石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