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从“四史”到昆明人大史 从“大历史”看昆明市人大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12-01 11:40来源:昆明市人大常委会

前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二字放在心中,保持与时俱进的昂扬,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也是昆明市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之际,市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站在先辈的肩膀上,面向未来开拓前进,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发展,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但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封建统治,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虽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中国而上下求索,却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悲催命运。

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终于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章: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踏上了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用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寻找答案。1949年9年,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在全国完成普选和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虽然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之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曲折,但各项工作在艰难中仍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一时期,昆明市于1954年7月至1966年1月召开全市第一届一次至第六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1966年起,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各造反派竞相向各级领导机关夺权,党政机关瘫痪,市人民代表大会近15年未再次召开。

第三章: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大幅修改宪法,即“七八宪法”和“八二宪法”,并通过了《组织法》《选举法》等重要根本性法律,在根本大法中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自此,中国共产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一时期,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新的历程,1981年6月召开了昆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市人大常委会;7月,昆明市委批准了《关于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设置的意见》,明确了市人大常委会的机构和编制。

第四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迈出新的步伐。

从十四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并不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继承和发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92年、2000年、2006年通过了《代表法》《立法法》《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得到进一步扩大,人大权力机关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从此,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继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在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特征和作用得到进一步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过往经验、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立法、监督、服务代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结束语】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

 

网络、技术支持电话0871-65317820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网站地图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市人大备案号: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9号楼 电话:0871-63131412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